【导读】
志学网发布血液病学(副高)2023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9月22日)相关信息,更多血液病学(副高)2023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9月22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原则中,哪条是错误的
  A. 选择健康牙作基牙 
  B. 虽有牙体疾病,但已经治疗 
  C. 虽有牙周疾病,但已得到控制 
  D. 越近缺隙的牙作基牙固位,支持效果越好 
  E. 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越平行越好 
 
2. [单选题]某地食品厂工人龋均为7.62,明显高于钢铁厂工人的2.34,口腔保健人员经调查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A. 食品厂工人的年人均食糖量高于钢铁厂工人 
  B. 食品厂工人的食糖品种不同于钢铁厂工人 
  C. 食品厂工人的食糖频率高于钢铁厂工人 
  D. 食品厂工人的口腔健康知识不如钢铁厂工人多 
  E. 钢铁厂工人的口腔卫生习惯(health habit)比食品厂工人好 
 
3. [单选题]固定桥修复牙列缺损的生理基础是
  A. 患者比较舒适 
  B. 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 
  C. 牙周储备力 
  D. 可以恢复缺失牙形态 
  E. 可以恢复咀嚼功能 
 
4. [单选题]G.V.Black窝洞分类的根据是( )
  A. 窝洞所在的部位 
  B. 牙的解剖形态 
  C. 龋洞发生的部位 
  D. 不同牙位 
  E. 充填材料性质 
 
5. [单选题]作瘘管造影时应用下列哪种造影剂
  A. 30%泛影葡胺 
  B. 10%碘油 
  C. 40%碘油 
  D. 60%碘水 
  E. 以上皆不是 
 
6. [单选题]下列关于颊神经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是下颌神经的分支 
  B. 分布于颊黏膜及皮肤 
  C. 分布于下颌前磨牙(mandibular premolar)和磨牙颊侧牙龈 
  D. 分布于颊肌 
  E. 属于感觉神经 
 
7. [单选题]变性型涎腺肿大症,描述正确的是
  A. 为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慢性复发性无症状性腮腺肿大 
  B. 本病主要与乙醇中毒、肝硬化及内分泌障碍有关 
  C. 单侧腮腺颌下腺发病较多见 
  D. 主要病变为黏液腺泡变大,腺泡细胞间界限不清 
  E. 闰管及分泌管有病变,常见胞核周围空小泡形成 
 
8. [单选题]下列情况较不易发生继发龋的是
  A. 保留部分软龋间接盖髓充填 
  B. 邻面洞的边缘伸展至颊舌轴角处 
  C. 邻面洞的侧壁保留有无基釉 
  D. 银汞充填洞形时洞缘角大于90° 
  E. 窝洞充填时,磷酸锌粘固粉垫底材料覆盖轴壁和龈壁 
 
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
  A. 增进健康 
  B. 预防疾病 
  C. 及时治疗 
  D. 康复防残 
  E. 制定国家卫生政策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牙齿磨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理性磨损是机械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损耗 
  B. 咀嚼磨损会导致牙体硬组织的严重丧失 
  C. 均匀适宜的磨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D. 只有非咀嚼磨损,会引起牙齿病理性改变 
  E. 磨损均可引起牙本质过敏症 
 
11.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近日低热、乏力,右侧面部出现椭圆形红斑,红斑上发生水疱,损害未超过中线。患者自述病变部位灼痒疼痛。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 注射链霉素每日0.5g,或异烟肼每日0.1g局部封闭,每日或隔日一次 
  B. 注射干扰素或转移因子,口服止痛药物 
  C. 口服磺胺类药物 
  D. 酮康唑:成人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200mg,2~4周一个疗程 
  E. 口服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龋病病因范畴的是
  A. 细菌和牙菌斑 
  B. 食物 
  C. 宿主 
  D. 时间 
  E. 创伤 
 
13. [单选题]将口腔疱壁揭去时,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揭起,此时首先应考虑( )
  A. 扁平苔藓 
  B. 白斑恶变 
  C. 疱疹样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D. 创伤性血疱 
  E. 天疱疮 
 
14. [单选题]眶下间隙感染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其扩散途径是
  A. 面前静脉、颈内动脉 
  B. 颞浅静脉、内眦静脉 
  C. 面前静脉、颞浅静脉、颈内动脉 
  D. 面前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 
  E. 眶内静脉、面前静脉 
 
15. [单选题]乳磨牙早失最常见的原因是 ( )
  A. 外伤 
  B. 牙髓炎 
  C. 根尖周炎 
  D. 晚期龋被拔除 
  E. 牙齿固连 
 
16. [单选题]细菌分泌的与宿主牙周组织损害无关的酶类为 ( )
  A. 胶原酶 
  B. 链激酶 
  C. 透明质酸酶 
  D. 硫酸软骨素酶 
  E. 弹性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