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输血技术副高高级职称专业每日一练(03月05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3-0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6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输血技术副高高级职称专业每日一练(03月05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输血技术副高高级职称专业每日一练(03月05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有关献血服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舒适
B. 安全
C. 高档
D. 有序
E. 优质


2. [单选题]以下哪种人不宜献血

A. 健康状态不佳或营养不良
B. 非自愿献血
C. 有一个以上的性伙伴
D. 有文身和血祭
E. 以上均是


3.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远远大于男性
B. 目前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均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报告发布
C. 河南是我国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第一大省
D. 我国HIV的传播途径特点为注射吸毒传播、既往采供血传播、同性性传播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并存
E. 在20世纪90年代,注射吸毒传播占传播途径的90%。但2007年以后输血传播已经占到传播途径的第一位


4. [单选题]我国自1988年正式推广GMP以来,先后于哪年进行了二次修订

A. 1992年和1998年
B. 1992年和1995年
C. 1998年和2000年
D. 1998年和2002年
E. 2000年和2002年


5. [单选题]女性患者,35岁。输血开始后1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临床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TRALI


6. [单选题]属于蛋白质翻译后分子内修饰的是

A. 甲基化
B. 磷酸化
C. 二硫键形成
D. 糖基化
E. 羟基化


7. [单选题]辐照红细胞主要用于

A. 预防HLA同种免疫
B. 预防TA-GVHD
C. 预防侵白细胞病毒感染
D. 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E. 预防血色病


8. [单选题]出生一周内新生儿第一次输血行交叉配血试验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采用新生儿的红细胞与母亲的血清
B. 采用新生儿的血清与母亲的红细胞
C. 采用新生儿的红细胞与血清
D. 采用母亲的红细胞与血清


9. [单选题]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如何制定的?

A. 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75%以上时保存天数
B. 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80%以上时保存天数
C. 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D. 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48小时存活率为70%以上时保存天数
E. 根据红细胞输注人体后24小时存活率90%以上时保存天数


10. [单选题]有关HLA-1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 HLA-1系统有HLA-1a、-1b、-1c三个等位基因
B. 编码FcyRⅢa的FCGR3A基因与FCGR3B高度同源
C. FCGR3B*1和FCGR3B*2有5个碱基不同
D. FCGR3B*2和FCGR3B*3有2个碱基不同
E. FCGR3A与FCGR3B*1有3个碱基相同


11. [单选题]病人输血前,医护人员将做哪些工作

A. 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血样标签,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序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送输血科或血库
B. 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
C. 病房工人持输血申请和血样送输血科
D. 无须核对,只要医生写好输血申请,即可送输血科


12. [单选题]枸橼酸盐中毒表现是

A. 高血钙
B. 低血钙
C. 高血氨
D. 高血钠
E. 低血钾


13. [单选题]血浆代用品的作用机制错误的是

A.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
B. 增加表面电荷避免发生聚集
C. 改善微循环作用
D. 增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以及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E. 降低血液黏滞性


14.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首选

A. HLA完全相同(completely identical)非血缘关系供者
B. HLA完全相同(completely identical)家庭供者
C. HLA半相合非血缘关系供者
D. HLA半相合家庭供者
E. ABO、Rh完全一致家庭供者


15. [单选题]回收式自身输血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步骤

A. 回收
B. 抗凝
C. 过滤
D. 分离
E. 洗涤


16. [单选题]在一项有关某病50名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conclusion that)

A. 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
B. 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
C. 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D. 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
E. 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z1287m.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