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是
  • 正确答案 :C
  • 有助于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 [单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正确答案 :B
  • ST-T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

  • 解析: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特点为:①其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②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③ST段呈非水平型改变,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当ST-T改变不符合上述特点,如delta波明显但却无ST段改变;或ST段呈同向改变;或ST段呈水平型改变,T波呈对称性倒置。特别是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ST-T伪正常化,常提示可能合并有原发性ST-T改变。

  • [多选题]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可出现房室分离

    可呈1:1房室传导

    可呈2:1房室传导

    可呈1:2室房传导

  • 解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表现出前传及逆传阻滞或房室分离。

  •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与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正确的表述是
  • 正确答案 :C
  • 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波之间有等电位线,心房扑动的心房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 解析: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常为160~250次/分,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常>240次/分,两者心室律可规则、也可不规则,均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大多数心房扑动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房扑动的F波特征及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是两者最重要的鉴别点。

  • [单选题]预激综合征最常伴发
  • 正确答案 :E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单选题]男性,56岁。以往体健。近3周来觉心悸来门诊检查。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80次/min,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时强时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C
  • 心房颤动


  • [单选题]室性期前收缩的好发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右心室流出道

  • 解析:右室流出道是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好发部位。

  • [多选题]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心肌桥


  • [单选题]女性,25岁,感冒后2周后出现心悸、胸闷、多次发生昏厥。心率34次/分,律齐,可闻大炮音,无杂音。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效果不佳,下一步最恰当的处理是
  • 正确答案 :C
  • 安装临时起搏器


  • [单选题]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Ⅰ的优点是
  • 正确答案 :C
  • 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 [单选题]目前推荐数字化心电图机的采样频率应不低于
  • 正确答案 :C
  • 500Hz

  • 解析:数字化电路心电图机采样频率应在500Hz以上,以保证高保真地记录心电图波形。

  • [单选题]男性,60岁,突然胸骨后剧痛,昏厥3次,心率40次/min,律规整,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无关,P波数目多于QRS波,QRS时限0.14秒。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正确答案 :D
  • 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 解析:从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极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缺血疾患),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从心电图特点可明确诊断),且心室起搏点位置偏低(因QRS波时限大于0.12秒)。因此,患者出现严重心搏血量不足而导致晕厥。治疗的原则是应尽快提高心室率,保证心脏有足够的搏血量。阿托品、麻黄素、异丙基肾上腺素能提高心室率,但如在心肌缺血没有解除外,其作用的稳定性较差。氨茶碱几乎没有此作用。因此采用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最佳选择。

  • [多选题]心室颤动的症状体征不包括
  • 正确答案 :AE
  • 心音强弱不等

    大汗淋漓


  • [多选题]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扑

    室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恢复窦性心律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0nyne.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