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脑脊液漏时若2周不自行停止,即应行手术修补

A

题目:关于颅底骨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解析:Battle征又称为乳突瘀斑,属于颅底骨折的一种体征,多见于颅中窝骨折或颅后窝骨折。颅前窝骨折“熊猫眼征”、鼻漏,颅中窝骨折耳、鼻漏。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殊治疗,重点应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出现脑脊液漏即属开放性损伤,处理重点在于避免颅内感染、促进硬脑膜愈合。应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大部分脑脊液漏在伤后1~2周自愈,若4周以上仍未停止可行手术修补硬脑膜。若骨折片压迫视神经,应尽早手术减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 红圈红虚线

  • 解析:体温按实际测量读数记录,体温单内每小格为0.2℃,5小格为1℃;口腔温度以蓝点“●”表示,腋下温度以蓝叉“×”表示,直肠温度以蓝圈“○”表示,各点、叉、圈之间以蓝线相连;物理降温后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物理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一次体温亦应与物理降温前体温相连。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解题关键:此知识点考生可以画图记忆,直观准确。

  • [单选题]某患者妊娠合并糖尿病,孕期无其他合并症。于妊娠39周剖宫产一健康男婴,对于该新生儿应重点监测的内容是
  • 血糖

  • 解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应重点监测血糖。

  • [单选题]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时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 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的患者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为抢救患者生命,首要处理措施是建立静脉输液途径,以补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故选C。解题关键: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为临床急症,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和治疗失血性休克,给予止血治疗,同时积极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 [单选题]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全脊髓麻醉

  • 解析: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多由于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过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而导致全部脊神经受阻滞,主要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停止,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全部脊神经支配区域无痛觉,反射消失,甚至心搏骤停(E对,ABCD错)。

  • [单选题]患者,男性,31岁。糖尿病2年,病情稳定,2天前因事外出未服降糖药,并过度进食,之后感乏力,恶心,口渴,头痛,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意识不清,皮肤弹性差,初步诊断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解析:糖尿病患者治疗不规则且暴饮暴食易合并酮症酸中毒。本病人在停降糖药的同时过度饮食,出现乏力,恶心,口渴,头痛,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符合酮症酸中毒的表现,故选A。

  •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骨转移。今晨起床时,左小腿疼痛,肿胀,不能行走。X线示左侧胫腓骨骨干双骨折。导致该患者骨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 病理性骨折

  • 解析:患者有肺癌骨转移的病史,发生骨折,首先考虑是因骨转移引起的,即病理性骨折。

  • [单选题]按照药物保管要求,应放置在2~10℃冰箱内的药品是
  • 白蛋白

  • 解析:(1)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如乙醇、过氧乙酸、酵母片等。(2)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放阴凉处,如维生素、氨茶碱等。(3)易燃烧的药物,应远离明火,如乙醚、乙醇等。(4)易被热破坏的药物,须放2-10℃的冰箱内保存,如疫苗、抗毒血清、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故答案为A。

  • [单选题]患者,男,35岁+,有被害妄想,认为饭中有毒而拒食,此时护士的正确做法是
  • 带去餐厅与其他病友一起进食

  • 解析:患者有被害妄想,最佳做法是采取一定办法,消除不良因素对患者影响。因此,可带患者去餐厅与其他病友一起进食,消除患者认为饭菜有毒的想法。强衍喂食或不给予食物等做法均不合理。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6jje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外科护理(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医学基础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