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常伴有PR段偏移

C

题目: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上房间束(Bachmann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可产生二尖瓣型P波改变,称为不完全性房内(房间束)阻滞,诊断时需要排除左心房肥大。PR段偏移常见于心房梗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哪项不符合典型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 异位心搏与前一次心搏的联律间期固定

  • 解析:典型并行心律异位心搏按固定频率发放,故其与前一次窦性心搏的联律间期不固定。

  • [单选题]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清楚显示下列心脏内部结构,但应除外
  • 三尖瓣隔瓣回声情况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采用ESVEM标准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其中表述ESVEM标准不正确的是
  •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

  • 解析:用动态心电图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目前采用ESVEM标准,但没有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这条标准。

  • [单选题]心肌损伤时,升高时间较晚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心肌标志物是
  • LDH


  • [单选题]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
  • -30°~+90°


  • [单选题]ST段下移总负荷的计算公式为
  • ST段下移程度×ST段下移持续总时间

  • 解析:ST段下移总负荷的计算公式:ST段下移程度×ST段下移持续总时间(单位是mm·min)。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 解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可位于房室结、希氏束和双侧束支水平。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动,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形态正常,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或室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宽大畸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以交界性逸搏心律多见。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于心房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自保持自身的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 [单选题]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 B型预激


  •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起搏频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是植入起搏器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 解析:起搏频率是起搏器每分钟发放脉冲的次数。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0730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变态反应(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临床助理医师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