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C

题目: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解析:(答案:C)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是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流行强度反映的是疾病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特征。①散发:散发是指在一定地区内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的现象。确定某病在某地区是否属于散发,应参照该地区过去三年该病的发病率。疾病分布呈散发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疾病常年流行,人群有一定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的免疫水平,如麻疹。二是疾病呈隐性感染,一些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数较少,但人群中因为隐性感染维持着一定的免疫水平,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三是疾病的传播机制难以实现,如果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不能更换宿主,那么,这种传染病也就不可能引起流行,如流行性回归热。四是疾病的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可知,潜伏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感染病原体后发病急,病人集中,常呈爆发形式;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感染病原体后发病缓慢,病人不集中,常呈散发形式,如麻风病。②流行: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水平。如果某病在某地区达到流行水平,意味着有促使发病率升高的因素存在,因而应引起注意。③爆发:爆发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病例的现象。所谓短时间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爆发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共同传播途径而感染或有共同的传染源,例如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或幼儿园的麻疹爆发。④大流行:大流行是指某病发病迅速,累及地域广,危及人口多,在短期内可能越过省、国、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的一种现象。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等概念是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特征的术语,在本题中起干扰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性43岁,某化工厂工人。工龄10年,因发现血尿而就诊,诊断为膀胱癌。在询问职业史时,有哪种化学物质长期或大量接触史,方能考虑为职业肿瘤
  • 联苯胺


  • [单选题]为作病原学诊断应重点查血
  • 抗HCV及HCA - RNA


  • [单选题]在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一些偏远农村居民的躯干、四肢皮肤发生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伴有周围神经炎症状,患者的手掌和脚跖皮肤过度角化,甚至发展到四肢和躯干,严重者可发展成皮肤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饮用的井水中某种化学物质含量过高。该种地方性疾病很可能是
  • 砷中毒


  • [单选题](149~150共用题干)
  • 维生素C


  • [单选题]C3b的功能不包括
  • 趋化因子


  • [单选题]食品生产车间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低于每小时换气
  • 食品生产车间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低于每小时换气

  • 3次

  • 解析: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每小时应不低于3次。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处,离地2m以上。位于烟囱及其他房间排气口的上风侧,与它们的间距至少为10m。当工作点的计算温度>35℃时,应设置岗位吹风,吹风方向应从工人的前侧上方斜吹到头、颈和胸部。

  • [单选题]苯的急性毒性作用表现
  •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 解析:(答案:B)苯具有脂溶性可进入血脑屏障。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ornme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营养(士)(代码:108)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护理学专业知识 公卫助理医师 官方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