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E
题目:患者诊断为痈时,最可能出现哪项血常规检查结果( )
解析: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痈患者最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最危险且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窒息
解析: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最危险且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窒息,多因血块堵塞呼吸道所致。另外还可以出现了肺心病及心肺功能衰竭,常出现了人体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故答案为C。
[单选题]患者,男性,34岁。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咳嗽、咳痰2个月。查体:锁骨上、下区可闻湿啰音。最能帮助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痰结核菌检查
解析:因肺结核好发于肺尖,故在肩胛间区或锁骨上下部位于咳嗽后闻及湿啰音时,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该患者有上述肺结核的体征,为明确诊断,还需进行病原学检查。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有肥厚型心肌病史3年。近2个月来常有心绞痛发作,因此患者十分紧张,整日卧床,不敢随意活动。该患者出现属于
角色强化
解析:角色行为强化是指患者安于患者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中药“五味”的是
凉
解析: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单选题]换药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用手揭去外层敷料和内层敷料
解析:换药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揭去外层敷料及内层敷料必须用无菌持物镊,防止污染双手而影响换药(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换药时伤口处皮肤应至少消毒两次(B对)。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应在换药前用生理盐水擦拭干净,避免细菌滋生(C对)。伤口消毒处理后需换上无菌敷料或纱布,促进伤口愈合(DE对)。
[单选题]绒毛滋养细胞阴道转移主要临床表现
阴道大出血
解析:阴道转移并发破溃出血者,可发生阴道大出血。
[单选题]患儿,2岁,高热、咳嗽,伴疱疹性结膜炎和结节性红斑。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疑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行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结果为局部硬结直径16mm,应判断为
(++)
解析:皮试后需要48到72h小时才能观察结果。结果是通过测量皮肤硬结直径,如果小于5毫米为阴性,5至9毫米为弱阳性,10至19毫米为阳性反应,20mm以上或发生水泡和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
[单选题]某产妇,28岁,孕1产0,妊娠29周。阴道有液体流出,在保胎治疗过程中,突发寒战、恶心、呕吐和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和发绀,进入昏迷状态,继而皮肤上出现血斑。应考虑为
羊水栓塞
解析: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用药期间要注意有无洋地黄中毒表现,观察心电图变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是
ST段出现鱼钩样改变
解析: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是:心电图上常有ST-T呈鱼钩样改变,称为洋地黄影响,这是由于洋地黄类药物缩短了动作电位1、2、3时相所引起的。故答案为C。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nmdz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