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贫血
C
题目:女性,30岁,间断黑便1个月,乏力、活动后心慌半月。查体:皮肤黏膜、口唇苍白,心率12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化验检查示:Hb60g/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胰液中哪种酶不受胆汁激活( )
淀粉酶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胃肠减压的目的是
减少胃酸分泌
[多选题]不能判断是真性黄疸的是
掌心黄染
足底黄染
解析:“假性黄疸”并无巩膜及黏膜的黄染现象,而以手掌、足底和耳后的皮肤黄染非常明显,其他部位皮肤黄染较轻,一般情况良好,无食欲减退及其他不适,每100毫升血清中的β-胡萝卜素超过250微克。而 “真性黄疸”则有明显的巩膜及黏膜的黄染现象,并常伴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皮肤瘙痒、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故BC为假性黄疸,错误。
[单选题]男性,25岁,反复上腹痛、反酸4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素酶试验阳性,治疗方案首选抑酸剂加
两种有效抗生素
解析:质子泵抑制剂PPI与两种抗生素协同作用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中的基础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总疗程为2~4周,胃溃疡总疗程为4~6周。
[多选题]患者女,41岁。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5年,常规复查。患病初5年,曾进行了几个疗程的泼尼松及柳氮磺吡啶治疗,但近20年内未用药而一直处于临床缓解状态。每天排便2次。结肠镜检查,轻微活动性全结肠炎。升结肠见3枚有蒂小息肉,电凝切除。息肉病理结果为肠黏膜部分有或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机活检标本升结肠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他部位未发现病变。以下对患者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连续3个月重复监测结肠镜并活检
口服5-氨基水杨酸1.6g,3次/d,叶酸1mg/d
现在重复结肠镜检查并对升结肠行氩气电凝治疗
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
解析:慢性结肠炎中,结肠癌进展与上皮内瘤变(低度和高度)的进展是不同步的。癌变的部位可以是平坦的,或出现发育不良相关性损害和团块,后者常与在异型增生的上皮下同时发生癌变相关。DALM从结构上即可认为是高度病变。任何级别异型增生的DALM和高级主别的平坦型增生两者均与大约40%病人的浸润性癌有关,所以一旦确诊DALM和平坦型高度上皮内瘤变均需行全结肠切除术。故A错误。
[多选题]患者,女,75岁,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长期服用地高辛和利尿药。此次因为突起左下腹部胀痛、便血5h来急诊。查体:心房颤动,心率110次/min,血压130/88mmHg,下腹部中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无包块,直肠指检未触及肿块,但指套血染。急诊肠镜见直乙交界段(16~28cm)肠黏膜广泛水肿、红斑、脆、黏膜下出血,此时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肠系膜血管造影
腹部及盆腔CT平扫加增强
补充液体和营养支持
解析:1.肠系膜上或肠系膜下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使病变部位的细小血管显影,对本病的诊断可提供有力帮助。典型表现可见肠壁动脉影像有中断、狭窄及扩张,静脉像早期则显示高度浓染,而毛细血管像显示中度浓染。2.CT和MRI检查 以往CT很少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而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提高,CT可模拟内镜的影像学改变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3.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 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故BCE正确。
[单选题]患者男性,43岁,食欲下降,腹胀,消瘦2个月.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血沉50 mm/h,具有确诊及临床意义的检查是
腹腔镜检查
[单选题]下列关于结核性腹膜炎腹部肿块特点错误的是
较易推动
解析: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肿块多由增厚的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或干酪样坏死脓性物积聚而成,其特点如下: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不易推动,多有压痛。
[单选题]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不正确的是
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上腹疼痛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grz1w.html
相关资料